安邦智庫(ANBOUND)首席研究員陳功先生早先在分析傳統金融行業的風險時曾表示:從金融系統的要求看,金融對安全環境的要求始終是閉環運行的,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將傳統金融業的閉環運行,轉化為了開環運行,向社會、向其他系統敞開了口子。這是一種頗具風險的跨越!陳功說,他不認為現有的技術已經做好了針對金融風險的充分準備,標榜金融風險的互聯網金融服務者們和技術供應商,更多提供的只是一種口頭保證。
作者 | 陳功 安邦智庫首席研究員
來源 | 安邦智庫 宏觀經濟研究中心
據彭博社報道,俄羅斯中央銀行正在制定立法,使比特幣合法化,預計下個月提交國家杜馬審議。如果該法案正式通過并生效,那么比特幣在俄羅斯將成為一種合法化的數字商品,因此交易過程當中將繳納一定的稅金。俄羅斯中央銀行副主席OLGA SKOROBOGATOVA在5月25日的議會會議上表示:“虛擬貨幣有可能引發金融市場不穩定,因此需要受到管制。如果有人從事這個行業工作,那么就需要支付一定的稅金,央行有必要將比特幣活動納入監管之下。”
在安邦智庫(ANBOUND)研究團隊看來,目前比特幣在不同國家遭受到的待遇也是不同的。日本內閣正式簽署的《支付服務修正法案》于今年4月1日生效,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支付手段合法性得到承認。在美國,目前是將比特幣作為大宗商品,由CFTC進行監管。在中國,我們建議央行全面封殺比特幣。而俄羅斯對比特幣征稅的做法又為他國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何理解比特幣,勢必會掀起一場空前的大討論。安邦智庫(ANBOUND)首席研究員陳功最近談了他的看法:
01: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反映的其實是資本的需求
比特幣實際是一種數字化貨幣,數字貨幣相對于傳統貨幣體系來說,是一種創新。那么,這種創新是如何發生的?是否一定就是金融市場的需要呢?實際上,這種情況與我在《顛覆世界的城市化》一書中反復強調的觀點是一致的,就是說,我們現在的世界面臨嚴重的資本過剩,這種資本過剩導致大量資本尋求出路,過剩的資本總是要尋找可增長的空間。對傳統產業是這樣,對金融產業也是這樣。所以,當大量資本進入到金融領域里面的時候,數字貨幣所產業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這種情況下,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所反映的問題,并不見得就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相反更有可能是資本的需要。
02:很多金融創新,都是披著漂亮外衣的魔鬼
今后的金融風險,更多的不是來自于傳統金融體系——傳統金融體系已經非常成熟,除了極偶然的突發事件之外,大多數事件都是可控的。真正的不可控甚至是深不可測的風險,還是來自金融創新,尤其是與新科技引入相關的金融風險,這種風險往往都是披著漂亮外衣的魔鬼??梢员幻枋龅奶旎▉y墜,但造成的問題和麻煩,往往需要動用驚人的資源才能解決。原因在于,資本過剩帶來的是存量資源的沖擊,能夠應付這種沖擊的往往僅是現量資源。
03:現有互聯網技術沒做好準備應對開環金融風險
我在過去分析傳統金融行業的風險時曾表示,從金融系統的要求看,它對安全環境的要求始終是閉環運行的,以往銀行系統也出現過一些風險事件,但由于銀行是閉環運行,不會有大的問題,有問題在內部就解決了,不容易演變成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但現在的互聯網雖然聲稱在技術上“非常安全”,但從金融安全的原理上看,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將傳統金融業的閉環運行,轉化為了開環運行,向社會、向其他系統敞開了口子。從系統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頗具風險的跨越!我不認為現有的技術已經做好了針對金融風險的充分準備。標榜金融風險的互聯網金融服務者們和技術供應商,更多提供的是一種口頭保證。
04: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創新大大領先于金融監管
中國目前正在大力整治的互聯網金融,就是金融創新借助新的技術平臺迅速發展帶來金融風險的證據。由于互聯網金融如野草般蔓延,發展出了大量的創新業務,也帶來了大量的風險事件。由于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創新大大領先于金融監管,結果導致大量的互聯網金融惡性事件發生。以非法集資案件為例,在傳統金融時代的非法集資業務,達到十幾億元的規模就頂天了,但在網絡時代,涉資500億、600億的非法集資案非常容易,而且受害者高達數十萬人。
05:金融創新可能成為未來金融風險的主要來源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各式各樣的金融創新明顯增多,而且創造起來更加便利。在資本過剩的背景下,金融創新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過剩資本的一種自我需要和自我實現。傳統金融在金融創新面前的確顯得有些“土”,但閉環金融運行的打破,也使得金融創新可能成為未來金融風險的主要來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大家好,又是一周的周六了,今天咱們來聊聊影響個股股價的相關因素,之前的視頻咱們已經從最基礎的股票相關知識,股票行業及題材概念進行了學習,那么影響個股股價不只是單方
中國正在急速步入 “老年人社會”。因為《老年日報》剛剛宣布:70后也屬于老年人了。還是一群向往自由的老年人。 70后,年紀最大的今年47,最小的38,理論上來說還屬于年富力強的
對于樂視控股最新給出的債務償還解決方案,產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樂視控股欠款時間太長,負面影響很大,安撫樂視大廈的討債者更像是一種象征性的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