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又到了周五,12月份已經過去一半了,今天開盤大盤低開,市場上多避險情緒,哪些上市公司要讓我們避險呢,一起來看今日上市公司看點吧!
四川金頂巨虧但大股東卻豪賺
四川金頂(600678,SH)于1993年10月8日上市,比咱們的A股市場小不了幾歲,也算是資本市場元老。
上市初是一家以水泥制造與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建材企業。在經營水泥的前十六個年頭里,除了上市前兩年業績(凈利潤)不錯之外,其余年份的凈利潤平均在1400萬左右,與同行相比,不算出色但也保住了飯碗。
原本在A股市場把這平平淡淡的日子繼續過下去好像也不錯。不過,平淡日子過久了總得尋點刺激。這不,公告來了:
2009年5月13日,公司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接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成都稽查局立案調查;公司董事長陳建龍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被樂山市公安局立案偵查,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背信!咋看都像三國時期的呂奉先。這刺激是不是玩過頭呢?看結果應該是,至少帽子是戴頭上了。
2009年,四川金頂巨額虧損5.5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2.88%,財務狀況嚴重惡化。
主要生產經營性資產被抵押和查封,持有的主要子公司股權被債權人凍結,可供經營活動支出的貨幣資金嚴重短缺,除子公司峨眉山特種水泥有限公司外,其余水泥生產線基本處于停止狀態,且資產變現困難。
最后,還被債權人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相關規定,向四川省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
到2010年,相關局面并未改善,繼續巨額虧損6.20億。到此,四川金頂無法前行,亦無退路。2010年11月29日,將公司原大股東所持全部股權司法劃轉給海亮金屬貿易集團有限公司。由此,換了控制人。
那原大股東股權被司法劃轉,在A股市場苦心孤詣混了這么多年,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那也不是,畢竟原第一大、第二大股東早已提前開始減持,直到事發前一個多月還在資本市場大大方方的減持著呢。所以,在此前的資本市場上,上市公司賺錢好像挺難的,但實控人賺錢那是分分鐘的事。
寧波銀行百億可轉債有多火
寧波銀行百億可轉債塵埃落定,第三大股東雅戈爾沖在前頭,這半年,雅戈爾投在寧波銀行身上的大手筆不少,可轉債+二級市場,場內場外雨露均沾,斥資近26億元。
香味四溢的“肉”當然不止一個“覬覦者”,帶著刀叉赴宴的還有外資華僑銀行,只不過,現在華僑銀行面前還有道墻“外資持股比例限制”,而恰巧這道墻快被拆了,沒有了阻礙,華僑銀行的增持之路或還將繼續走下去。那雅戈爾呢?以“百億理財”聞名的雅戈爾顯然不缺錢。
一位接近寧波銀行的業內人士告訴野馬財經:“雖然李如成(雅戈爾實控人)表示不謀求控制權,但每次雅戈爾增持,寧波銀行都很緊張。”
12月5日,寧波銀行發布公開發行可轉債公告,此前5天該公告通過證監會核準之時,就讓關注這個賺錢機會的投資者興奮了一把,畢竟此債轉股方案最早于去年年初便提出了,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寧波銀行擬發行可轉債總額為100億元,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期限為6年,初始轉股價格為18.45元/股。
從12月6日寧波銀行的最終發行收購結果來看,這100億不缺買主,除去原股東優先配售的79.11億元,公眾投資者的中簽率僅0.052%。
歐菲科技砸掉43億市值
14日,歐菲科技股價大跌超過7%,盤中更是幾近跌停,市值一天內縮水43億元。關于此次暴跌,市場傳言因金立手機老板在澳門賭錢輸了幾個億,導致歐菲科技可能出現壞賬。
就市場最關心的是否會出現逾期賬款問題,歐菲科技于14日午間即緊急召開了投資者電話會議。記者獲取的電話會議紀要如下:
1、公司來自金立手機的營收占比很小,只有個位數;對金立手機的應收賬款約6億,并已經申請了財產保全,抵押物包括兩處深圳物業和微眾銀行3%股權,總體估值超過20億;
2、蘋果業務進展良好,膜供應問題已經解決,3D sensor和手機觸控項目進展順利,前置攝像頭和3D接收端進展順利;
3、具體分析前三季度營收構成:華為80多億,小米70多億,OPPO有30多億,Vivo有20多億,蘋果50多億;
4、產品方面,雙攝像頭今年出貨4000多萬,帶來營收接近50億,良率和毛利率比預期好;公司目前已經是華為和小米第一大供應商,OV第二大供應商。
上述內容簡單翻譯過來就是:公司各項業務都進展很好,不受傳言影響。
而且,歐菲科技為了增強投資者信心,在當天的電話會議上還煞費苦心地宣布了員工持股計劃買入事項:廣州廠的1億員工持股計劃14日下午開始買,5億的員工持股計劃15日過股東大會,下周可以開始買。
洛陽玻璃出售子公司資產事項收問詢函
12月14日,上交所網站顯示,洛陽玻璃(600876)擬出售子公司資產事項收到交易所問詢函。上交所要求洛陽玻璃就該交易是否具有提升年末業績、避免虧損的交易動機等問題進行補充披露。
據了解,12月14日洛陽玻璃披露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洛玻集團洛陽龍海電子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海公司”)擬向公司的關聯法人蚌埠凱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蚌埠凱盛”)出售生產線冷修技改中需要拆除并不再使用的12項舊設備,合同金額共計約986.36萬元,預計處置收益約598萬元,占公司2016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51.9%。本次交易受讓方蚌埠凱盛將于2017年12月22日全部付清舊設備轉讓款項約986.36萬元給龍海公司。
數據顯示,洛陽玻璃2016年以及2017年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約為-7104.49萬元、56.92萬元。上述交易完成后,預計處置收益約598萬元。為此,在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洛陽玻璃補充披露本次交易將對公司2017年度業績產生的影響,是否存在通過集中處置資產獲得非經常性收益以避免虧損或提升年末業績的交易動機。
另外,上交所還對龍海公司轉讓設備的評估問題進行了相關問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環保大招停不住,環保稅擴圍,一類A股公司成“香餑餑”
下一篇:如何投資醫藥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