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經濟體量最大灣區
滴滴新一輪融資超40億美元
中國獨角獸公司螞蟻金服第一
李嘉誠再度拋售香港資產
歐盟法院裁定Uber是出租車公司
近三成韓國泡面被中國人買走
蘋果限制部分老款iPhone性能
華誼兄弟因隱瞞子公司收入來源被罰
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經濟體量最大灣區
12月21日消息,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約700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5%左右。到2030年前后,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會增長1800萬,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灣區。
此外,申萬宏源證券研究顯示,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產值約9.31萬億元人民幣,折合約1.4萬億美元。邢自強表示,未來10-15年,粵港澳將成為全球經濟體量最大的灣區。(經濟參考報)
|點評| 隨著政策從概念到進入推進階段,大灣區的規劃和輪廓也越來越清晰。大灣區對標的就是世界幾大灣區,而且從人口規模、產業規模來看,完全可能超過諸如舊金山灣區的體量。廣州、深圳和香港的經濟體量都不小,只不過原先在合作之外也有一定競爭關系,如今要整合在一起,進行分工協作,需要打破體制機制上的一些障礙,重新進行協調平衡。
滴滴新一輪融資超40億美元 12月21日消息,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輪超40億美元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阿布扎比慕巴達拉公司和軟銀集團。 滴滴表示,堅實的資金儲備將令滴滴更積極地推進國際化戰略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車服務在內的創新業務。同時,滴滴也將加大在AI人才貯備以及技術上的投入規模。(新浪財經)
|點評| 在公告中,滴滴著重強調了國際化和新能源領域,這樣的戰略意圖很明確,也是其能獲得來自包括中東方面基金公司支持的原因,顯示出全球投資人對于滴滴國際化戰略的認可。
此輪融資過后,滴滴的現金儲備接近120億美元,估值大約560億美元。相比競爭對手Uber也并不遜色。而實際上Uber內憂外患不斷,滴滴一舉反超的機會或許近在眼前。
中國獨角獸公司螞蟻金服第一 12月21日,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總數達120家,整體估值總計超3萬億。北京有54家企業上榜排名第一,上海、杭州和深圳分列二、三、四位。 榜單顯示,螞蟻金服以超過4000億人民幣估值高居榜首,滴滴出行位列第二,小米、新美大以超過2000億人民幣估值并列第三。從行業來看,互聯網金融獨角獸企業總估值以超7000億人民幣占據首位。(新浪財經)
|點評| 能登上榜單的企業都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而平均成立時間僅為6年,其中有些企業還未實現盈利,說明在互聯網思維下,更看重一家公司的潛力,而不是現有的盈利能力。
在這份榜單中,超700億估值的超級獨角獸企業有8家,并且它們的領域也比較分散,這說明行業之間并無高低之分,每個行業中都會有誕生佼佼者的可能。初創公司不應局限于眼前,去發現新的經濟價值規律,或許就能成為下一個獨角獸。
李嘉誠再度拋售香港資產 12月21日消息,根據香港聯交所披露的公告顯示,李嘉誠麾下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附屬公司置富產業信托,正以20億港元(2.56億美元)出售香港一座購物中心。 近年來,李嘉誠頻頻爆出其出售內地和香港的物業的消息。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8月以來,李嘉誠賣掉的內地及香港資產總計已逾千億港元。(澎湃新聞)
|點評| 要說李嘉誠出售資產一事,已算不上新鮮。資本的本質是要逐利的,不賺錢了就撤,哪里機會多就往哪里去。李嘉誠頻繁出售地產項目,說明其正在調整業務結構和資本運作領域。
李嘉誠在其個人財富生涯中,一貫以先知先覺聞名,他自己也有一個口號,就是不賺最后一個銅板。當某項業務進入調整時期,他往往能夠率先撤出,重新布局。所以,從李嘉誠頻繁出售內地和香港物業,或可從中嗅出點什么。
歐盟法院裁定Uber是出租車公司
12月21日消息,歐盟最高法院裁定,美國叫車軟件公司Uber應該被作為一家傳統出租車公司監管,而非一家科技公司。 對此,Uber表示,這項裁決對業務的影響將是有限的,其已在多個歐洲大城市按照運輸法律運營。Uber還表示,歡迎歐洲監管結構的干預,這將讓公司在未來有更多確定性。(FT中文網)
|點評| 盡管Uber表示影響不大,但這也僅是嘴上硬氣而已,否則為什么官司要打到歐盟的最高法院呢?由于Uber在歐洲搶了很多出租車司機的生意,本就使歐盟國家對其不滿,這個判決意味著,歐盟國家可以依照出租車運營法規來監管Uber,如要求車輛和司機必須取得相應資質等等。
不過,雖然歐盟的判決保護了傳統出租車行業者的利益,但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水平和生活理念的提升,以Uber、愛彼迎等標榜“共享”為代表的企業或將受限于此。
近三成韓國泡面被中國人買走 12月21日消息,據外媒報道,2017年韓國泡面出口再創新高,今年1月至11月,對外出口額首次突破3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31.9%。 從對外出口國和地區來看,中國大陸占比達25.9%,位居首位。其后依序為美國(12.3%)、日本(6.6%)、中國臺灣(5.6%)、澳大利亞(4.4%)。(界面新聞)
|點評| 韓國的泡面確實很出名,但從出口反映出的數據來看,中國地區的超強消費能力是其泡面出口再創新高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韓國對外出口額增長率最高的是中國,達163%。
這說明,國內的方便面市場也許并不像大家認為的萎縮了,而是更加多元化,消費者對方便面的品質和口味有了更多的需求。國內幾家方便面企業或可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加快產品升級,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蘋果限制部分老款iPhone性能 12月21日消息,蘋果公司自發布iOS 10.2.1系統更新后,成功解決意外關機問題,不過近日專家卻發現,該項系統更新其實并非直接處理關機問題或改善電池效能,而是通過降低電池已老化iPhone的性能,即是讓手機變慢,從而提高穩定性。 蘋果官方對此回應,確實限制了部分老款iPhone的性能,限制處理器峰值性能可以降低能耗,從而避免老設備電池耗盡自動關機。(綜合中國新聞網)
|點評| 其實,蘋果的回應像是在讓消費者做一道選擇題,老款手機是要性能還是要續航能力?乍看上去問題倒是合情合理,但關鍵在于,這道題該讓消費者來選嗎?
由于蘋果不愿提供更大容量的電池,導致iPhone系列的續航能力一直頻遭吐槽。而蘋果這次選擇用降低性能的方式來延長使用時間,有推諉產品缺陷之嫌。還有一種猜測,蘋果是為了“誘使”用戶換新機才出此下策。如果是這樣,蘋果的做法也太有心機了。
華誼兄弟因隱瞞子公司收入來源被罰 12月21日消息,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由于公司未能對2015年合并報表范圍內兩家子公司的收入來源進行及時、完整的披露,收到浙江證監局對公司以及總經理王中磊的警示處罰。 據悉,當時華誼兄弟先后收購兩家明星公司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和浙江東陽美拉傳媒。而標的公司作為明星公司,主營收入一部分來源于明星股東的個人收入。(證券日報) |點評| 從字面上看不出華誼兄弟等影視公司玩的是什么招數。其實是這樣,影視公司把本來應支付給明星的錢打入以明星為股東的子公司,比如其旗下東陽浩瀚在2015年實現凈利潤約5000萬,其實是李晨、馮紹峰等人的個人凈利潤。
這樣一來,成本就變成了公司收入,報表就更加好看,實際上就是將明星個人收入進行資本化。這樣除了增厚公司利潤,還可以抬升股價。不過,現在這個游戲應該是不能再玩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