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21 20:36 來源:上海證券報 瀏覽量:
2017年前7個月,在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上穩健、理性、注重價值的投資風氣開始走強。依托供給側改革的東風,一批行業競爭力強、市場份額大、業績穩健向好的藍籌公司成為市場和機構的關注焦點,逐步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
同時,海內外機構開始大幅提升對中國龍頭企業的關注度和投資額,背后體現的不僅是對龍頭企業客觀價值的認知,更是對中國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的信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市場資金青睞藍籌板塊
今年以來,A股市場呈現穩健向好的運行態勢。其中,由大批行業龍頭公司組成的藍籌板塊功不可沒。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藍籌股占據多數的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成交活躍度大幅提升,已經成為市場資金吐納的核心板塊。
其中,滬深300指數最近半個月的日均成交金額達1500億元以上,與年初相比增長82.15%。上證50指數的日均成交金額達到384億元,相比年初增長55.6%。
同時,兩個藍籌指數占A股市場總成交額的比例也大幅增長。截至8月中,滬深300指數占兩市總成交額的比例從16%上升到29%,大幅增長八成。上證50指數的占比也環比提升六成,顯示了A股場內資金急速流向藍籌股的現實。
機構的抉擇意圖更加明顯。
天相統計顯示,2017年一季度,國內基金增持個股的前五名分別是格力電器(000651,股吧)(000651)、五糧液(000858,股吧)(000858)、伊利股份(600887,股吧)(600887)、招商銀行和天齊鋰業(002466,股吧)(002466)。上述公司分別為家電、白酒、乳業、銀行業和采礦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中,基金對于格力電器增持金額超過100億元,對于五糧液和伊利股份的增持金額超過80億元。
基金經理在相關季報中表達了對龍頭企業的看好。中郵醫藥健康基金的基金經理王曼預計,2017年醫藥行業整體仍然維持10%左右穩健增速,而行業內龍頭公司將取得高于行業平均的發展速度。嘉實惠澤基金柏重波則表示,堅持看好估值相對合理的藍籌和中型的行業龍頭公司,持續關注公司業績和現金流。
看好供給側改革成效
藍籌板塊的走強,源于供給側改革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對公司基本面的支持。在供給側改革和市場化競爭的大背景下,國內大批行業的冗余、低效產能逐步出清,行業集中度持續抬升,成為龍頭公司業績穩定增長的內在動力。
今年以來,券商機構發布的有關供給側改革的研究報告達400余篇,涵蓋鋼鐵、有色金屬、電力、石油、房地產、紡織服裝等多個主要行業,其主要觀點均較為積極。
安信證券7月發布的策略報告指出,供給側改革主要針對上中游行業淘汰落后產能,行業龍頭企業依靠規模經濟優勢對落后的企業進行并購整合,進而實現集中度的提升。其中,煤炭行業方面,在供給側改革的政策落實下,2017年上半年,全國退出煤炭產能1.11億噸,完成全年任務的74%(目標1.5億噸)。隨之帶來煤炭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2016年前十大企業所占市場份額已升至40%以上。水泥行業集中度也在攀升,后續隨著去產能政策繼續推進,水泥行業未來的集中度提升空間仍然較大。鋼鐵行業2016年得益于寶鋼和武鋼合并,前十大企業所占市場份額達36%。
方正證券(601901,股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2016年啟動的供給側改革加速了國企占比較高行業的產能出清,傳統行業的競爭格局優化,步入強者恒強的時代。
基金經理亦持類似看法。南方轉型增長基金經理張旭在季報中認為,導致A股市場結構分化(即藍籌股表現強勢)的重要原因是。“宏觀政策推動經濟發展和資金流向脫虛向實,一帶一路、國企改革和供給側改革等改革紅利充分釋放領域受益。”
海外機構關注龍頭公司
海外資金對中國龍頭企業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
根據上證報對4月1日以來的港股通活躍股的成交統計,截至8月14日,港股通交易最活躍的前十大個股分別為海康威視(002415,股吧)(002415)、中國平安、貴州茅臺(600519,股吧)(600519)、美的集團(000333)、格力電器、五糧液、招商銀行、恒瑞醫藥(600276,股吧)(600276)、海螺水泥(600585,股吧)(600585)和上汽集團(600104,股吧)(600104)。上述公司均為行業龍頭企業。
過去四個半月內,海外資金對上述十家個股的累積交易金額(以上榜計)超過1700億元,累積凈買入額超過374億元。其中,海康威視一個公司的累計成交金額就超過340億元,凈買入額超過114億元。
海外對沖基金對于海外上市的中國龍頭企業的興趣也在攀升。
最新公布的二季報顯示,索羅斯大舉增持阿里巴巴的美國存托憑證,相較于一季度末,其持倉大幅增加近八成。同期,索羅斯還清倉了特斯拉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持倉,凸顯對中國互聯網巨頭的看好。老虎環球基金雖然削減了阿里巴巴8.6%的持倉(約41萬股),不過二季度持倉依舊高達434萬股,持股市值依然驚人。
海內外機構集中增持中國的龍頭上市公司,一方面表明中國經濟轉型和金融改革的步伐受到廣泛關注,其成效受到市場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為中國經濟的代表,行業龍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蔚然成型,并逐步在國內外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匯添富全球互聯基金認為,海外上市的部分經過市場驗證、商業模式清晰、具備長期競爭優勢的科技龍頭企業,處于社交娛樂、視頻大數據、新興消費電子等領域,雖然已經經歷了過去幾年的快速成長,但在可見的將來,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且估值水平相對其成長性來說并不算貴。此外,一些消費領域具備極強的品牌、渠道優勢,明顯受益于中國消費升級的龍頭企業,也可入選核心配置。
估值國際化步伐展開
龍頭企業的批量崛起,對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重塑起到了重要作用。監管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主板市場靜態市盈率由去年底的19.8倍小幅上升為今年7月底的20.2倍。中小企業板市盈率由60倍下降至44倍。創業板市盈率由80倍下降至50倍,降幅達37.4%。隨著大盤藍籌股與中小股票的估值結構更加優化,A股估值體系逐步接近海外市場。
匯添富醫療服務基金在季報中認為,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和股票供給結構都在發生重大方向性的調整,原有的估值體系面臨重構。“2017年一季度的實際市場表現證明,這個估值體系調整的演繹比我們之前預想得還要更極致。”
今年6月21日,MSCI宣布,決定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計劃初始納入222只大盤A股,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納入時間將從2018年6月開始。這無疑進一步加大了未來海外資金對中國龍頭企業的關注程度。
國金證券(600109,股吧)報告也認為,長期來看,A股納入MSCI將促進A股國際化,國外機構投資者將更廣泛地參與到A股市場,一方面促進A股的國際化,另一方面提高A股機構投資者的比例,改善A股投資者結構,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
可以預見,隨著海內外機構對中國龍頭企業的關注度不斷升溫,其對A股市場投資理念的影響也將進一步顯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由于機構的相互博弈,大盤往往會出現快速急跌探底,給投資者提供了波段抄底的良機。布林線下軌具有的超賣特性可幫助抄底,但股價自高位沖擊布林線下軌往往是見頂轉軌向下的信
其實股市并不復雜,復雜的是人心。所謂奪命三絕就是綜合運用MA,MACD,KDJ這三指標來判市,它是紅門的基礎,屬于速成的武功。經過本人近5年的反復總結和改進后,目前已進入大成的
截至記者發稿時,Wind數據顯示,滬深兩市已經有1031家上市公司發布2017年半年報。不過與以往的半年報不同,周期性行業公司中期業績同比普遍大幅改善,多家鋼鐵、石化、煤炭上市公
股價已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整,MACD指標(參數設為12、26、9)的DIF線與DEA線開始在O軸以下黏合。此現象的出現,大多是主力在壓箱頂吸籌所造成的。這種雙線合一的黏合時間越長,表明主力
對于實戰中看K線形態來測定底部,我認為普通投資者可主要掌握8個特征,甚至可以像數學公式那樣背下來。因為回顧市場多年的歷史走勢,甚至世界各國不同市場的底部區域,幾乎都
8月21日晚間,金龍羽發布 公告 稱,2017年8月21日,本公司接到東吳證券《關于更換保薦代表人的函》,東吳證券原指定的保薦代表人湯迎旭先生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本公司該項目的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