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26 10:27 來源:和訊網 瀏覽量:
財經365訊 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了6.9%,增速與第一季度持平。
2017年上半年全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公布后,各省份密集公布各自的經濟“半年報”。截至7月23日,共有19個省(區、市)公布了數據。數據顯示,除了北京外,其他省(區、市)上半年GDP同比增速均高于或與全國增速持平。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24日消息,從增長動力方面來看,各省(區、市)普遍處于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階段。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部發展戰略研究室主任高輝清表示,中國經濟已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傳統工業發展中的比較優勢逐漸消失,而新動能的崛起為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已公布“半年報”的19個省(區、市)中,北京GDP同比增速為6.8%,略低于全國6.9%的增速,天津、上海、山西增速與全國持平。其余15個省(區、市)的GDP增速均明顯高于全國水平,貴州和重慶更是突破了10%,重慶以10.5%的增速居于首位。
今年1月份,各地兩會陸續公布2016年全年GDP數據,引起外界解讀與關注。2016年進入中國GDP“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增至12個。
11年前,上海成為中國最早突破GDP萬億門檻的城市。2008年到2015年,北京、廣州、深圳、重慶、蘇州、天津、武漢、成都、杭州相繼加入這一行列;2016年,青島和南京又再次迎頭趕上,躋身“萬億俱樂部”。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GDP為27466.15億元,北京為24899億元,是在這12個城市中已經實現GDP突破2萬億元的城市。
從今年各省市公布的上半年GDP總量來看,東部地區依舊占據領先地位,北京、山東、上海、福建僅半年時間生產總值均已破萬億元。
數據顯示,服務業正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以高新技術、分享經濟等為代表的新動能開始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舉例來說,山東、湖北、四川、陜西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5%以上,重慶、天津、山西、湖南、海南、云南、上海、北京更是占比過半。其中,北京的服務業占GDP比重為82.2%,其余省(區、市)均低于80%。
以山東為例,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1%,比規模以上工業高3.4個百分點。同時涌現出一批新產品,新能源汽車、城市軌道車輛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倍、1.3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175.7億元,增長了34.4%。
“中國新動能的崛起不僅短期內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舊動能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且從長期看給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支持。”高輝清說。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各省市GDP“半年報”出爐 彰顯經濟新寫照)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今年6月,ISLCI環比下跌0.59%,同比上漲0.49%,較基期下跌了1.09%。自基期2016年12月31日以來,ISLCI處于先上漲再下跌的狀態,在今年6月底報98.91點。”25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發布
“這兩天外圍市場風格又有切換的味道了,代表成長股的納指跑贏了代表藍籌股的道指。”
24日至25日召開的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提出,要把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嚴格規范金融市場交易行為。
上海證券報昨日獲悉的一組行業內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保險資金投資香 港股 票規模為3157.03億元。其中,通過QDII額度投資1413.45億元人民幣,通過滬港通投資1743.58億元人民幣,切實
此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把降低國企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
據財政部2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國有企業收入和利潤持續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