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老牌百貨公司,馬莎百貨憑借充滿英倫情調的自有品牌和“關系經營”模式成為英國百貨業老大,它當年進入中國之初也是被業界寄予了厚望。讓人沒想到的是,短短十年時間,馬莎就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的匆匆過客。
英國零售業巨頭馬莎百貨日前宣布,公司已將香港和澳門的零售業務出售給特許經營合作伙伴Al-Futtaim Group,這不僅表明馬莎百貨正式退出中國市場,甚至也意味著,馬莎百貨將正式退出國際市場。此外,馬莎天貓官方旗艦店和天貓童裝店也貼出了“閉店公告”,并表示因國際業務運營策略調整,馬莎官方旗艦店將于近日關閉。同時,在馬莎百貨中國官網如今也只剩下天貓網上商城和天貓童裝店兩個入口,不見原來的進口食品天貓店、京東馬莎官方旗艦店和京東進口葡萄酒旗艦店入口。
據悉,馬莎百貨于2008年10月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并于2012年末在中國內地開設獨立網上購物平臺,同時進駐天貓商城開設網店。 馬莎百貨于2012年5月對外公布,預計2013年前在10個國際市場開展網上銷售業務的目標。
在進入中國后,馬莎百貨一直以上海為大本營開設門店,最多時曾開到15家。2015年,馬莎宣布減少上海門店數量,轉而進入北京、廣州等重點城市。2016年11月,馬莎宣布,由于持續虧損,計劃關閉中國內地的全部10家店鋪,只保留網上店鋪。
不僅是中國市場,馬莎百貨在國際市場業績也持續低迷。2017財年,馬莎百貨國際市場虧損額達到3150萬英鎊,營業利潤下跌39.6%。其中,曾經盈利的香港市場也因減少折扣造成收入、利潤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馬莎百貨于去年退出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10個國際市場,關店數量達到53家。其中包括退出法國市場,關閉7間所有門店。其他關閉的國際市場還包括比利時、愛沙尼亞、匈牙利、立陶宛、荷蘭、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
馬莎百貨CEO Steve Row曾表示,馬莎海外市場太小,并且公司對海外市場了解太少,導致無法在海外市場盈利。同時,馬莎百貨在中國的二線城市品牌知名度不高也是選擇閉店的原因。
有業內人士表示,馬莎百貨閉店是必然的。首先,馬莎百貨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其次,國外百貨公司進駐中國市場后,在經營策略、經營方式、內部設置以及品牌方面復制國內本土百貨公司,并未呈現消費者所預期的“倫敦印象”。最后,國外百貨公司近幾年的衰退也是導致馬莎百貨閉店的一個因素。
不少消費者表示,關閉門店既與大環境有關,也與馬莎自身保守、缺乏創新有很大的關系。
實際上,國外百貨業在進駐中國市場后大都存在“水土不服”現象,馬莎百貨從線下到線上的業績萎縮也并非個案。近期發展乏力的梅西百貨似乎在電商方面看到了自己的出路。2017年9月,梅西百貨從電商巨頭eBay挖走高管Hal Lawton擔任公司總裁,開始布局電商渠道發展。同時,從梅西百貨門店采購最受歡迎的產品、簡化定價機制、增加銷售人手和提升客戶體驗等方面進行改革。店內也將擴大美容業務的區域。2017財年三季報顯示,集團電商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以及連續33個季度增長,并預計2017財年四季度公司電商業務持續雙位數增長。
但對比亞馬遜,梅西百貨的電商銷售還有更大提升空間。2016年全年,亞馬遜的收入高達1359.87億美元,其中北美電器及其他一般商品部門總銷售648.87億美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28.7%。
業內分析認為,大部分百貨零售商線上銷售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假日季的熱銷,但在2018年還將有更多零售商經受挑戰,情況與2017年相比不會有太大改善,但優秀和劣質零售商之間的分野尚存,后者更可能將受到未來稅改的沖擊而進一步惡化。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