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調研公司CB Insights發布的研究報告,2011年以來,近140家致力于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私企或者創業公司陸續被國際知名科技企業收購,而僅在2016年就有40多家相關創業公司被收購。其中,大部分都進入了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英特爾等全球IT巨頭的購物籃。
特別是,2017年年初,全球芯片巨頭英特爾宣布,以153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以色列無人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直接將人工智能的并購級別從數千萬美元的“小打小鬧”直接拉升到了百億美元級別。而并購標的從初創公司到Mobileye,也意味著人工智能應用逐漸走向成熟,并加速產業化。
人工智能的并購熱潮也激發了人工智能的創業熱潮,以及風投機構圍繞人工智能的投資熱潮。風投市場研究公司CBInsights發布的報告顯示,僅2016年第一季度,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便獲得了超過140筆投資。另據angel.co的數據顯示,目前有2200多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其中超過50%的初創公司是在最近兩年成立的。
不過,熱潮之下,“人工智能”概念快速泛濫,以至于很多稍微沾邊的創業公司便自稱“人工智能”。
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李家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熱潮還沒興起的時候大家無所謂,一旦興起了,做數據的也叫人工智能、做算法的也叫人工智能、做芯片運算能力的也叫人工智能,連做攝像頭的也叫人工智能了,以至于人工智能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了。”
“人工智能本身不構成一個行業,它是貫穿到行業里面去的,它必須要具備運算能力、計算模型、應用場景,或者說打了標簽的數據才有價值。”以如今站上人工智能風口的科大訊飛為例,“2001年我們剛剛成立便投資了科大訊飛,但那時還沒有‘人工智能’的概念。其實,科大訊飛今天做得更多的是在人工智能加快發展的環境下如何去利用它的語音技術,去擴展它的行業應用,而不是空泛地談概念。”
同時,李家慶指出,在人工智能方面,君聯資本也有布局,但是,泛泛地為了概念而做人工智能的投資非常有風險。“很多不掌握具體場景和特定資源或數據的人工智能創業企業,99%都會消亡。那么,最大的風險來自于哪兒?來自于開放,也就是說突然哪一天谷歌、百度、騰訊突然表示他的基礎算法開放,那么,一個基礎算法研發的創業公司在研發了很久的東西,有可能立馬就會失去意義,除非你的算法比谷歌、百度、騰訊積累起來的算法更有優勢。所以,我認為通用型的人工智能沒有很大機會。”
在此情況下,不少業內人士也開始提醒人工智能的投資泡沫。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就表示,人工智能領域存在泡沫,不懂行的投資人扎堆。360董事長周鴻祎則指出,在美國人工智能將成為下一個“泡沫”產業。而在近日于大連舉行的第11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經濟學家李稻葵也表示,“我認為有泡沫,投資者大部分奔著人工智能去了,五年,十年以后發現沒賺錢,大部分沒賺錢,平均的投資回報率遠遠低于投資于銀行的理財產品,這叫泡沫。”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自從AlphaGo把世界頂尖的圍棋高手打敗之后,大家一陣嘩然,于是各種學者專家,網絡平臺上經營成功而賺大錢的企業主,跨國系統業的執行長,紛紛忙不迭地出
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中國11月財新服務業采購經理指數( PMI )報51.9,為今年8月以來最高,較前月的51.2大幅上升,顯示服務業延續擴張步伐。 綜合制造業和服務業數據來看,中國四季
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12月4日,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在上海發布最新報告《數字時代的中國: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經濟》。報告稱,滾滾而來的數字化浪
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由中國主辦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首度發布“世界互聯網發展指數”,通過六大指標衡量全球38個主要大國和新興經濟體的互聯網發展狀況,其中,美國
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稍早在小米 物聯網 開發者大會中,百度宣布將與小米進行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共同建造軟硬件整合的“IOT+AI”生態體系,借此讓物聯網應用更具智能。 在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