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遲兩個月之后,酷派集團終于發布了2016年未經審核管理賬目。據其5月31日公布的業績情況,其2016年營收約79.94億港元,虧損約42億港元,其中一筆出售合營公司的投資虧損高達18.37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該公司2011年以來的首次虧損,從2011年至2015年,酷派集團的利潤情況穩步上升,分別達到了2.71億港元、3.24億港元、3.48億港元、5.14億港元及22.77億港元。
這份本該最遲在3月底發布的年度報告推遲了整整兩個月。酷派在今年3月31日發公告稱,因需要更多時間提供核數師所需數據,故延遲發布業績,并由當日起停牌。
酷派多宗交易遭到核數師質疑,該公司去年在8至9月向代理人支付共1.2億美元,用于收購一間美國高級汽車公司未果,對方于今年3月向酷派以人民幣償還本金,核數師因而有疑問。同時核數師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及持續關連交易亦提出查詢,并要求酷派提供結算數據及證明文件。
2016年度的巨額虧損,再加上不久前酷派集團傳出將解約300名應屆畢業生一事,進一步印證了酷派集團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
其實,早在2016年11月18日,酷派集團就發布了盈利預警公告,預計公司2016年度業績將取得約30億港元的虧損。當時酷派集團分析其2016年虧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2016年較2015年銷售大幅減少,另一個是由于酷派集團旗下Coolpad E-Commerce的虧損。
雖然酷派集團刊發了2016年的業績,但公司仍繼續停牌,并沒有復牌的明確時間。
“樂視影子股”能否被樂視輸血?
作為“樂視影子股”,自從樂視被曝出資金鏈危機之后,酷派的股價就一直反復向下,從今年初至停牌前,酷派股價已下跌近10%,停牌前報0.72元,比去年8月1.35元跌近一半。去年八月份,樂視入主酷派成為公司大股東。
作為內地通訊市場上較為知名的本土廠商,酷派手機一直在中低端市場和中興、華為、聯想并肩,但如今市場份額卻不斷減少,步履維艱。
賈躍亭是在2015年6月開始入股該公司的。在2015年6月27日,Leview Mobile HK Limited以每股3.508港元、總計27.3億港元的價格溢價收購了酷派集團約7.8億股股份,獲得18%股權,成為酷派第二大股東。隨后,2016年6月17日,上述買方又以每股1.9港元的價格購入了酷派集團約5.51億股股份。交易完成后,該公司持有酷派集團28.83%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Leview Mobile HK Limited中文名為樂風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創立于2015年2月24日,最初是為了樂視移動融資搭建的資本平臺。
從樂視入股酷派集團后,該公司股價不斷下探,從2015年6月29日的最高股價3.28港元一路下跌,最低時下探至了0.66港元。而目前酷派集團的市值僅36.2億港元,賈躍亭持有酷派集團的市值也僅為10.43億港元。
酷派在手機領域所占的市場份額也大幅下滑,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披露,目前酷派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由鼎盛時期的前三倒退至2017年一季度的11位。而那個曾一手打造華為榮耀的酷派CEO劉江峰面對酷派的現實也充滿無力感。
樂視入主酷派時,賈躍亭曾表示“樂視+酷派,希望一兩年內能夠實現年銷量破1億臺生態手機”。但2016年年底劉江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6年酷派出貨量約為1500萬臺。2017年希望出貨量能達到2000萬-2500萬。
現在是否到了傳言中所說酷派的“生死存亡之際”,酷派如何絕處逢生?作為樂視生態鏈的一環,樂視會不會對酷派的現狀坐視不理?
這些還有待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賈躍亭在五月份杠桿辭去CEO一職,從實際上喪失了對樂視財務的部分控制權。而孫宏斌雖然一直強調無意于和賈躍亭爭奪樂視的控制權,但是切斷關聯交易營造的規模擴張假象,則是孫宏斌正帶給樂視的改變。
(原標題:酷派巨虧42億港幣 “泥菩薩”樂視會否伸出援手?)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財經365訊 19日, 小米 在臺灣發表新機MIX 2,小米臺灣總經理李佳峰表示,小米在印度市場快速成長,目前小米在印度已經有8家小米之家,他認為,今年第三季、第四季在印度市場會有
財經365訊 準備好迎接智能手機大漲價吧。 人們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已有10年了,眼下蘋果公司和三星電子正在押注,他們能夠通過提高旗艦產品的價格來增加銷售額。這與人們的預期相反
市場研究機構Kantar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在截至今年5月的三個月中,三星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有率達到36.2%,超過蘋果34%的市場份額,成為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冠軍。
財經365訊 九個月后,賈躍亭再次來到香港籌措“糧草”。 不同的信源表示,到港的賈躍亭已經開始約見投資人,在沒有找到投資之前,賈躍亭或許未來一段時間都將出沒于中環了。 去
財經365訊 樂視債務風波爆發一個月以來,外界關于樂視和賈躍亭的議論從未停止。 只要賈躍亭不現身,關于他的所有消息必然會和“騙局”“跑路”“失敗”等等人們不喜歡卻很刺激